都市密集的住宅環境,人為活動、家具移動、物品掉落、設備運轉…. 等,都帶來了許多的聲音,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回到家就是想要放鬆休息,但如果一直被噪音干擾,不僅影響睡眠品質,長期下來更可能影響身心健康。

–
噪音到底從哪來?先抓出兇手才能對症下藥
在開始大興土木前,我們得先了解噪音的傳播路徑。室內噪音主要分為兩種:「空氣音」與「結構音」。
空氣音:
透過空氣傳播的聲音,如說話聲、電視聲、車流聲。
結構音:
透過建築物本身結構(牆壁、樓板、樑柱)傳遞的振動聲音,如樓上的腳步聲、拖拉家具聲、重物掉落聲。
–
🔎 房間隔音不好怎麼辦?6種噪音原兇及有效解決方法
1.室內房間互相干擾-牆面隔間:
牆壁太薄或材質隔音效果不佳導致,常見於輕隔間(木作/矽酸鈣板/輕鋼架),厚度不足或內部沒填隔音棉。混凝土牆若澆置不實,也可能讓聲音穿透。
解決方式 :
- 加厚牆體:原有牆面
:加厚 + 隔音棉 + 隔音毯或隔音膜
這是最有效的方式。在原有牆上再加一層輕隔間,內填岩棉,外封矽酸鈣板,如要再加強可再增添一層隔音毯或隔音板,隔音效果會非常有感。

–
b. 新作牆面:參考下列隔音材料與隔音效果比較表,並依需求及預算選用適合之材質牆面



–
常見室內隔音材料& 隔音比較表
| 材料 | 厚度 | 施工方式 | 適合位置 | 隔音效果 | 優缺點 |
| 紅磚牆 | 120–150 mm | 現澆或砌築 | 臥室、浴室隔間 | ⭐⭐⭐⭐ | 隔音佳/材料重量重、施工時間長 |
| 矽酸鈣板 / 水泥纖維板隔間 | 75–100 mm | 鋼架或木架骨架 + 面板 | 廚房、浴室牆體 | ⭐⭐⭐ | 耐潮防火、搭配岩棉效果較佳/ |
| 輕隔間(輕鋼架+石膏板/矽酸鈣板) | 75–120 mm(含填充物) | 輕鋼架骨架 + 雙面板材 | 室內隔間((臥室、書房) | ⭐⭐⭐⭐ | 材料重量輕、填岩棉隔音佳/耐撞擊較差 |
| 木作夾板隔間 | 60–90 mm | 木骨架 + 夾板 | 室內隔間(臥室、書房) | ⭐⭐ | 施工快、成本低/耐火性差 |
| 玻璃隔間(單層 / 雙層玻璃) | 10–30 mm | 鋁框或無框玻璃固定 | 書房、辦公室、陽台與室內 | ⭐⭐ | 採光佳、雙層膠合玻璃隔音較佳 |
| ALC 輕質氣泡混凝土板 | 75–125 mm | 拼板+灌漿 | 室內隔間、外牆補強 | ⭐⭐⭐⭐ | 隔音佳、防火耐久、低載重/造價高 |
| 防潮石膏磚 | 90–11 mm | 拼板 | 室內隔間、浴室 | ⭐⭐⭐⭐ | 隔音佳/材料重量輕、施工時間短 |
–
2.樓上腳步聲–樓板衝擊音:
「咚、咚、咚…」地板、樓板傳音、樓上走動聲、椅子拖動聲、小朋友跑動聲等惱人聲響,屬於結構聲音(撞擊音),不是單靠牆壁處理能解決。
在處理這類結構音時,需要注意「吸音 ≠ 隔音」
👉 吸音:降低室內回音,提升音質舒適度
👉 隔音:阻擋聲音穿透牆壁/天花板
解決方式 :
a. 天花隔音 : 常見四大作法
● 吊頂式隔音天花:在原天花板下方用輕鋼架或木作,吊掛一層新天花板,內部填充(岩棉或玻纖棉)隔音材料。(封板用 雙層石膏板,增加質量提升隔音,隔音效果佳STC 約 40–50)
● 隔音減震彈性吊件/龍骨:天花板與樓板間使用彈性吊件或彈性龍骨,避免硬接觸傳遞結構聲,需搭配吊頂式隔音天花,可斷開結構聲(腳步聲、重物掉落聲)傳導
● 吸隔音複合天花:外層為穿孔板/ 吸音板,背後加岩棉 / 玻纖棉,再加隔音毯或石膏板,主要吸收室內回音及阻擋外部噪音
● 加強版隔音毯 / 隔音氈加強:在吊頂式隔音天花內,鋪設隔音毯 / 隔音氈(高密度材),增加質量,提升低頻隔音效果。
● 如果是專業需求,例如:錄音/劇院,建議為→ 複合式全套做法「質量 + 彈性 + 吸音」


–
天花板吸音材料吸音及隔音比較表
| 材料 | 厚度 | 施工方式 | 適合空間 | 吸音效果/ 隔音效果(STC) | 優缺點 |
| 礦纖吸音板 | 12–20mm | 輕鋼架吊頂 | 辦公室、會議室、住家 | 中等,偏中高頻/ ⭐ (STC 20–25) | 具吸音與部分隔熱效果,不適合阻隔上下樓噪音 |
| 木質吸音板 / 木絲板 | 12–25mm | 木作 / 輕鋼架固定 | 劇院、音樂教室、客廳 | 中等–良好,音色自然/ ⭐⭐(STC 25–30) | 外觀美觀、音效自然、吸音頻率廣,隔音略優於礦纖,但仍非主力隔音材料 |
| 玻纖吸音棉 | 25–50mm | 內藏於吊頂,表面需穿孔板或布包覆 | 住宅天花內部、會議室 | 良好,中高頻效果佳/ ⭐(STC 15–20) | 需搭配石膏板,吸音性能佳(特別是中高頻),中低頻隔音弱 |
| 岩棉板 | 25–50mm | 內藏於吊頂,或布包覆 | 錄音室、劇院、需防火空間 | 優秀,兼具防火/ ⭐⭐⭐ (STC 35–40) | 吸音好,耐火性強,隔音效果也佳 |
| 穿孔石膏板 | 9–12mm + 吸音棉 | 木作天花,背襯吸音棉 | 住家、商業空間 | 良好,外觀平整/ ⭐⭐(STC 30–35) | 吸音佳、外觀平整、可搭配間接照明,隔音效果視結構而定 |
| 聚酯纖維板(PET 吸音板) | 9–24mm | 直接黏貼或拼貼 | 住家、辦公室、兒童房 | 中等,可吸中高頻/ ⭐ (STC 20–25) | 環保、造型多樣(可切割拼貼)、顏色豐富,主要吸音,隔音效果有限 |
| 布面吸音板 | 25–50mm | 直接黏貼 / 木作固定 | 會議室、錄音空間 | 優秀,裝飾性高/ ⭐⭐(STC 25–30) | 吸音效果好,裝飾性強,隔音依內部填充(岩棉/玻纖)決定 |
–
《建築技術規則》於二○二一年一月起實施,現行分戶樓板隔音構造規定,防音修正條文第四六之六條,新蓋大樓所使用的隔音材,若是十五公分混凝土樓地板,其表面材衝擊音降低量指標須在十七分貝以上;十二公分混凝土樓地板,則須在二十分貝以上,或取得內政部綠建材標章的高性能隔音性綠建材;在加裝後噪音值須降到五十八分貝(相當於人們平常講話的音量)或更低,才能符合新的規範。
老屋翻新,因為樓板結構已經完成,不可能像新建案一樣從結構就做「浮動地坪」,所以一般會採取 加設墊層、調整地板系統 來做樓板隔音,讓樓板衝擊音問題得到改善。

–
b. 老屋翻新地板常見樓板隔音五大方式 :
1. 彈性隔音墊(EVA、PU、橡膠墊):需拆除舊地板 →原樓板整平後舖上彈性隔音墊 → 再鋪水泥砂漿整平 → 上層完成地板(木地板、磁磚、石材都可)。
效果:對撞擊聲(腳步聲、掉落物)有明顯改善
缺點:工期長。
2. 隔音墊層+木地板 (常用於翻修快速施工):在既有樓板或磁磚上舖一層隔音墊,再鋪木地板(強化木、超耐磨木、海島型木地板)。
效果:中等,主要降低空間迴音與部分腳步聲,施工快速。
缺點:隔音效果有限,對低頻重擊聲(拖椅子聲)效果差。
*如果家中有小小孩的建議可以加舖地墊。
3. 地毯 / 軟木地板-直接鋪設軟質材料(滿鋪地毯、軟木地板):
效果:降低腳步聲,尤其是鞋跟聲。
缺點:隔音效果有限;清潔維護不如硬質地材。
4. 架高地板 + 隔音墊:以輕鋼架或木作架高 → 底層放隔音墊或玻璃棉 → 上鋪木板/地板。
效果:隔音效果佳(特別是腳步聲),同時能藏管線。
缺點:犧牲高度,施工費用較高。
5. 乾式隔音地坪(輕質乾式灌漿 / 石膏基板材):先鋪隔音墊 → 上乾式灌漿材料或石膏基隔音板 → 再鋪面層。
效果:中高等,能減震並提升隔音,工期短,重量比傳統水泥輕,適合老屋樓板承重不足的狀況。
缺點:成本中高,台灣普及度較低。
*施作前要注意:預算考量(不同材質價格差)、空間限制(原天花高度)、安裝環境(濕度、溫度)


–
3. 門窗氣密度不佳:
外部噪音(車流、人聲)傳入家中,可能是因為門片太薄、沒氣密條,或是鋁窗氣密不佳、牆與窗框間施工縫隙沒填好導致。
解決方式 :
a. 隔音門:實木門芯 or 隔音夾層門 + 四周氣密條。
b. 鋁窗升級成氣密窗,玻璃採升級夾層玻璃。
*翻新施作,建議窗戶拆除,周邊多打,上窗框後泥作填縫
c. 強化玻璃氣密效果。

–
4. 浴室排水或沖水聲:
管道、管內傳聲是由於電線管、排水管道共用,聲音沿著管路傳遞,,或樓上的排水就在你室內的天花上,使用時發出的聲音。
解決方式 :
*管道包覆隔音棉、阻音墊。


–
5. 與臨戶共用牆:
解決方式 :
a. 在原有牆上再加一層輕隔間,內填岩棉,外封石膏板/矽酸鈣板,如要再加強可再增添一層
隔音毯或隔音膜。
b. 前方增加收納櫃體,也可大大減少聲音干擾的問題。

–
6. 室內迴音問題:
解決方式 :
*可在表面增加聚酯纖維吸音板(PET 板)或是布藝吸音牆板,除了裝飾牆面,也有效降低室內迴音更提升舒適度。

–
🎯 總結
研究顯示,超過50分貝的持續噪音就會開始影響人的日常生活,包含‘睡眠品質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緒煩躁、鄰里關係緊張….等,因此,解決「房間隔音不好怎麼辦」的問題絕對是首要任務,不論是準備購屋或是已購準備交屋,甚至是舊屋翻新,想改善隔音不佳的問題,以下為約拿的建議:
購屋前:確認建商所用材料,包含隔間材質、門窗品牌及玻璃厚度。
購屋後驗收時:檢查牆體是否空鼓、氣密窗試水,查看是否有漏水之問題,建議可找專業驗屋公司,驗收更有保障。
新成屋:依需求及預算增作隔音之相關裝修
舊屋翻新:找專業裝修公司或是專業的設計師整體規劃
以上建議,更可有效的處理惱人的噪音問題,提升居住品質及睡眠品質,若想尋找專業的室內設計公司改善隔音狀況,或是有其他裝修、老屋翻新需求,歡迎聯絡約拿設計。
–
有任何打造健康舒適好宅的需求,請洽約拿設計
LINE立即諮詢:@219zzqrk
或是前往填寫 >需求表單 <
看更多住宅空間 >作品案例 <
–
延伸閱讀 >>
寵物宅設計狗狗篇:7重點為毛孩打造安心舒適的寵物友善家
貓跳台設計的5個靈感,為貓咪打造玩耍、休息都合適的專屬遊樂場
裝潢注意事項新手懶人包,7個驗收把關重點,裝修避坑完全指南
綠建材定義:綠建材有哪些?如何選購?打造安心無毒居家必看

No Comments